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每年的11月,都会看到这样一群蓝衣卫士,他们手提检测仪器,奔走在“四叶草”的每个角落,为保障场馆内的公共卫生安全,维护参展人群健康而努力工作。
从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到即将开始的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上海卫生监督正走过它的进博五年时光。
2018年上海卫生监督第一次走进“四叶草”,保障人员每天用脚丈量场馆,对场馆内空气、生活饮用水质量开展现场检测。
2019年空气在线监测设备进入国家会展中心各场馆,正式开启非接触远程保障时代。保障人员不到现场,通过PC端、手机移动端,便可实时掌握场馆内空气质量,大大缩短了对于空气异常事件的响应时间。
2020-2021年,随着ATP生物荧光技术在用品用具检测的使用,让杯具等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和空气、水质一样现场可见,解决了以往仅凭肉眼观察用品用具外观的不足,更是弥补了实验室检测周期过长的不足。
今年开始,上海还将尝试在重点接待场所消毒间内安装监控设备,通过AI技术,自动捕捉清洗、消毒过程中的不规范环节,进一步提早发现卫生隐患。
每年上海卫生监督通过标准化的培训、实战化的演练,不断提升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从2018年以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为主的保障队伍,到后来区所成员的加入;从国家会展中心一个点扩展到青浦、闵行、长宁三个核心区、再到整个社会面,卫生监督保障体系越来越丰满。2021年底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监督预备队培训基地挂牌,2022年初上海卫生监督预备队正式组建完成,100名预备队队员涉及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放射和职业卫生四个专业。预备队的组建,有效整合了卫生监督资源,集中了优势力量,完成了上海卫生监督重大活动保障及应急处置队伍人员储备,更是提升了保障人员单兵作战能力和协作能力,为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重大活动公共卫生监督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力量。
此外,上海卫生监督在重大活动公共卫生保障中不断开拓创新。如何利用好积累多年的保障工作数据,让数据服务于保障工作是数字化转型在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中的第一步。随着智慧卫监工程的推进,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监控平台上线,并被不断升级优化。目前,已经建立保障对象数字档案,实现重点场所关键卫生信息全要素可视化的展示。结合历年监督检查数据、监督抽检结果等,在每次进博会前,对核心场馆卫生状况开展综合评价,聚焦关键风险点。通过对巡查检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制定科学的风险预警规则,一旦出现问题,可自动生成风险事件,提高处置效率,落实“四早”要求。同时,构建市、区两级联动,指挥中心和驻点保障人员的内外联动,通过政务微信发布风险事件、反馈处理结果,形成“风险-处置-反馈”闭环。监控平台俨然已经成为重大活动保障的“大脑中枢”,实现从全市层面到保障重点对象的监督组织、协调、研判和处置。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