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6日更新消息 企业年金年均收益7.17% 30%养老金产品今年回报为负、嘉实元安成立以来亏53.95%

导读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唐曜华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我国个人养...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唐曜华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参加范围、制度模式等,标志着探讨多年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建设中。在此之前,这些机构在不同政策框架下、以不同角色不同方式对养老金三支柱市场有所介入。

虽然目前的养老体系中,三支柱结构相差甚大,过于依赖第一支柱,但新的养老版图无疑正在加速形成中。截至目前,三支柱发展情况如何?不同体系下的养老资金分别是如何开展投资运作的?市场上众多的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等养老类金融产品收益表现怎样?

21世纪资管研究院对此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总体而言:在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委托社保基金会投资以来,总体收益表现逊于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表现,但是稳定性比社保基金更好;基本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表现总体要优于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企业年金资产更多配置含权产品,收益波动也较大;养老理财试点政策推出,目前市场上的养老理财产品在收益表现、稳定性上都要优于同类其他理财产品,这或与产品设计和理财公司的政策倾斜有关;在养老目标基金方面,这种同类比较优势则不明显。

本文为《养老三支柱投资运作分析报告》第二部分,将深度拆解第二支柱年金的投资运作情况。

我国养老体系第二支柱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其中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一些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会给员工提供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福利。

相比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老百姓的退休金主要来源,为保命钱,年金作为补充养老的第二支柱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年金的历年投资运作情况如何?不同年金管理机构的投资运作水平也体现出差异性,年金组合的收益水平如何?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61万亿、职业年金1.79万亿

据人社部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国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875万人,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61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1242亿元。 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1.79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932亿元。

由于职业年金投资数据鲜少公布,本期报告养老金第二支柱投资分析我们重点分析企业年金。

受托人接受企业委托后,通过成立单一计划或集合计划来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管理,相当于企业年金基金的“大管家”。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1年10月,有12家金融机构获得企业年金基金“大管家”的资格。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单一计划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3321.30 亿,集合计划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390.70亿。单一计划适合大企业,集合计划适合中小型企业。

“大管家”接受企业委托后,也会再去找合适的投资管理机构、账户管理机构、托管机构,分别相当于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经理”、“会计”、“出纳”。不管是受托人还是投资管理机构、账户管理机构、托管机构均实行名单制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格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格到期可申请延续资格,延续申请未通过审核的机构相当于被“踢出”名单。比如2021年10月公布的上述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名单显示,华宝信托被踢出了法人受托机构名单。

投资管理能力对于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至关重要。据《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2022年一季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机构有22家,其中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组合资产规模最大,达到4375.9亿,其次是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对比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名单和2016年底公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名单可发现,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不少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重合,比如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长江养老保险、华泰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既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也是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机构。

去年10月公布的名单显示,有2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被暂停开展新业务,其中平安养老保险一年内不得开展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新增业务,太平养老保险两年内不得开展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新增业务。暂停新增业务后,平安养老保险和太平养老保险管理的组合资产规模今年一季度均有所减少。

企业年金投资表现:整体收益受含权组合影响大

从企业年金往年的整体收益率来看,2018-2021年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01%、8.29%、10.3%、5.33%。2007年推动移交给基金等专业机构管理以来,企业年金年平均收益率为7.17%,近10年大部分年份收益率在5%以上,只有3年收益率低于5%。

从具体投资组合收益情况来看,固定收益类企业年金组合收益率比较稳定,2018-2021年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12%、5.67%、5.3%、4.52%;含权益类波动相对较大,2018-2021年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54%、8.89%、11.28%、5.46%,期间上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24.59%、22.3%、13.87%、4.8%。

企业年金的平均收益率受权益组合影响也较大,比如含权益类收益率只有2.54%的2018年,企业年金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01%,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达到11.28%的2020年,企业年金加权平均收益率达到10.3%。可见企业年金主要靠含权益类组合获取更高收益。遇到今年一季度这样的股市大跌行情,企业年金组合收益率也难免出现回撤,今年一季度企业年金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75%,其中含权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19%。

从资产配置比例上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企业年金投资固定收益类组合的资产金额为3306.88亿,投资含权益类组合的资产金额为22426.44亿,含权益类组合投资比例达87.15%(明确约定不能投资权益类的组合为固定收益类;没有明确约定或期间发生类别变动的,均列入含权益类)。从2021年1月1日起,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到40%,高于基本养老保险30%的上限。

养老金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率26.54%,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率-1.61%

企业年金计划可以将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直接投资养老金产品,或通过建立投资组合间接投资于一个或者多个养老金产品。养老金产品即,由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发行的、面向企业年金定向销售的标准投资组合。

据人社部披露的《养老金产品业务数据摘要2022年一季度》,已备案的养老金产品数量为649个,实际运作603个,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率-1.61%,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率26.54%。这些产品大多以“力争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追求实现投资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收益”为投资目标。

养老金产品类型非常丰富,比如权益类产品中股票专项型有11只,港股股票型有12只,其中股票专项型产品大多以定增策略为主。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信托产品有64只,债权投资计划有37只,债权投资计划大多为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

部分股票专项型产品和港股产品深度浮亏,嘉实元安成立以来亏53.95%

Wind按投资类型将养老金产品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四类。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7月21日,全部年金养老金产品(含已退出产品)有998只。其中债券型产品有626只,股票型产品203只,混合型产品136只,货币型产品33只。呈现以债券型为主、股票型次之的特点。这跟企业年金总体上追求稳健,同时冀望权益类投资增厚收益的目标一致。

从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截至2022年7月21日,有300只养老金产品今年以来回报为负,占比30.1%,大部分养老金产品今年以来回报为正收益。有5只养老金产品亏损幅度超过20%,分别为华夏基金华盈3号、南方恒利、招商康茂、国寿养老研究精选、海富通价值优选。浮亏的养老金产品大多为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也有15只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负。

从成立以来的表现看,回报可观,只有48只养老金产品成立以来回报为负,成立以来回报率最低的5只养老金产品为嘉实元安、南方创领港股、工银瑞信信鸿港股、华夏基金华盈3号、平安聚合19期。

其中嘉实元安成立以来回报为-53.95%,该产品成立于2016年1月14日,为股票专项型产品,以布局定增为主要策略,嘉实基金网站介绍,该养老金产品的投资目标是:参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多角度、系统化分析研究,精选非公开发行股票标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实现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长期投资业绩。然而今年以来定增市场频频破发,使得定增基金在年内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从实际运作的10只股票专项型产品来看,只有包括嘉实元安在内的3只股票专项型产品成立以来回报为负。虽然嘉实元安成立于2016年年初的“熔断行情”后,但一些成立晚于嘉实元安并且成立时上证指数点位比嘉实元安更高的股票专项型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正收益。即使采取类似策略,不同养老金产品的管理人的水平也呈现出差异性。

其他成立以来浮亏幅度较大的养老金产品中南方创领港股、工银瑞信信鸿港股、华夏基金华盈3号均为以港股策略为主的产品,而恒生指数自从2021年2月达到31183.36的高点后就一路下跌,跌幅超过30%,港股表现欠佳或拖累了产品表现。

总体上,企业年金总体资产配置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权益类为辅,通过构建相对稳健的投资组合以及长期投资布局尽量熨平波动,在股市表现较差的年份尽量维持正收益,同时在上证指数上涨的年份,也能获取不低的收益,总体收益表现比较稳健。

(作者:唐曜华 编辑:方海平)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