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3日更新消息 机器人产业投资动作不断 关注三大细分赛道

导读  原标题:机器人产业投资动作不断  机器人一级市场投资持续回暖,近日多家机器人赛道公司宣布完成融资。物流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和机器...

  原标题:机器人产业投资动作不断

  机器人一级市场投资持续回暖,近日多家机器人赛道公司宣布完成融资。物流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和机器视觉成为资本青睐的领域。业内人士表示,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机器人赛道“优秀选手”成为资金追逐对象。

  ●本报记者吴科任彭思雨

  大额融资案例频现

  近日,机器人行业一级市场投资动作不断。

  7月22日,灵西机器人宣布完成由熙诚金睿领投的数亿元B+轮融资,将主要用于3D视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产能扩充及市场拓展等。这是继东方嘉富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后,灵西机器人完成的又一轮融资。

  7月20日,节卡机器人和视比特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协作机器人供应商节卡机器人表示,本轮融资金额约10亿元,由淡马锡、淡明(TrueLight)、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Ventures联合领投,战略投资机构跟投。

  3D视觉和工业智能软件供应商视比特机器人表示,本轮3亿元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迪策投资、招商兴湘、弘德投资跟投,老股东中金资本、和玉资本、同威资本继续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7月12日,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鹏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签约,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创下近两年国内最大单笔仿生机器人融资纪录。本轮领投方之一为IDG资本,小鹏汽车等股东跟投。

  7月以来,还有自主移动机器人公司Syrius炬星、复合移动机器人公司摩玛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公司牧星智能、智能特种机器人公司行知行机器人、工业搬运机器人公司海豚之星等初创企业陆续完成融资。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缓解,机器人行业一级市场融资快速回暖。据“智能机器人商情”不完全统计,6月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共29起,环比增加16起,对应融资总额超69亿元,环比增长30%。

  关注三大细分赛道

  物流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机器视觉三大机器人细分赛道受到资本青睐。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机器人作为能够提升运输效率的机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和物流中心。获得融资后,牧星智能表示,融资将用于物流机器人软硬件的研发和全球业务扩展,推出更高效、智能、柔性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赋能仓储用户。

  梧桐树资本投资总监陆元昊表示,工业车辆具有庞大的基数,近年来人工成本上升,工业车辆的无人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市场前景广阔。

  小鹏鹏行是一家仿生机器人企业。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智能汽车厂商将同时成为智能机器人厂商,智能汽车与智能机器人能够产生1+1>2的行业效应。

  市场研究机构高工产研表示,一批在国内外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软硬件结合企业入局,为仿生机器人“添了一把火”。但仿生机器人赛道要真正跑出优秀选手,不仅要突破技术瓶颈,更要破除由来已久的商业化困局。

  据了解,通过生物学模拟,在工业领域实现自动“图像获取、信息处理、机械控制”,是提高生产柔性、赋能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

  目前,机器视觉下游刚性需求偏弱。中金公司预计,伴随渗透率与国产化率的提升,预计2025年国产厂商可参与的机器视觉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56亿元,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

  市场潜力大

  随着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6144套,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26.02%。

  太平洋证券表示,工业机器人产销与制造业投资强相关。国金证券表示,在锂电、光伏市场带动下,今年以来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预计下半年有望大幅增长。

  服务机器人方面,国金证券表示,当下服务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但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服务市场。“特斯拉将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可能聚焦个人、家用或公共服务领域,功能包括陪伴服务、家务清洁、物品配送等。服务市场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重点渗透的蓝海市场。”

  市场研究机构亿欧咨询预测,到2025年,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159.5亿元。

  当前,机器人公司需持续投入资金用于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IDG资本合伙人崔广福表示,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还处于探索期,机器人公司需要资金支持,开展高密度研发,以期打开市场。

  一些机器人公司寻求上市,获得更大发展。比如,海康威视计划分拆子公司海康机器人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海康威视表示,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机器人将直接对接资本市场,可利用新的上市平台加大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业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投入。

责任编辑:李墨轩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