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市医保局公布了《关于本市第三批调出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品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包括布洛芬凝胶、氨氯地平、小儿感冒宁糖浆等常用药在内的141个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从北京市医保药品目录删除。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要求,医保地方增补目录消化应于2022年6月30日收官。半年过渡期后,全国将于2023年1月1日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因此,上述有关要求将于今年12月31日起执行。
对此调整,北京医保局公开表示:“将这些药品调出医保目录的目的,是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保持一致,此前北京已经进行过两批次的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的调出。”
记者注意到,降压药氨氯地平,被调出一个丸剂剂型。虽然这样的调整是顺应政策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但对部分药企来说并不乐观。一位不便具名的氨氯地平销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氨氯地平滴丸只是对辉瑞氨氯地平的一种仿制剂型,其产商占比不到20%。这部分企业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北京医保调出141种药品,与国家医保统一
日前,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本市第三批调出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品种的通知》。按《通知》要求,即将调出的141个药品中,包括70个西药和71个中成药,其中不乏为人熟知的药品。如,西药中有治疗高血压的氨氯地平、抗病毒药品阿糖腺苷、抗生素类药品克拉霉素、镇痛类药品布洛芬等;中成药里则有小儿感冒宁糖浆、柴黄清热颗粒、归芍地黄丸、降糖舒胶囊、复方羊角颗粒、复方鱼腥草颗粒和感冒清热口服液等。
《通知》表示,141个调出药品发生的费用期不再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支付范围。要求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及时更新医保信息系统,做好参保人员医药费用审核结算工作;各定点医药机构要及时调整本机构常用药品目录,并做好针对患者的解释沟通工作,确保不因调出品种影响临床用药。
事实上,此次调整将按照本市医保药品目录既往有关规定纳入备案管理且不属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品种调出本市医保药品报销范围。调整过后,北京市医保目录将和国家医保目录保持统一。
北京市医保局表示,以前北京、上海、天津的医保药品目录不是很一致。今年年底,全国医保药品目录要完成统一工作,从2023年1月1日以后,就没有差异化了。近年来,异地就医情况增多,就医人员流动性增加。从国家层面来说,上述举措将使异地就医更为便利。同时,医保药品目录统一后,国家可以对药品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
此前,2019年8月发布的《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下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知》)中即指出,各地应严格执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知》,不得自行定制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但在实际落地中,《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知》出台前,各省拥有15%的医保目录调整权限,可以将两三百种药品纳入省级药品目录并按照乙类药品管理,一些没能进入国家版医保目录的药品,还有机会进入省增补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知》出台后,意味着此前地方享有的上述调整权限将被取消。
据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另外,还有基金可以支付的中药饮片892种。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和甲乙分类。要及时调整信息系统,更新完善数据库,将本次调整中被调入的药品,按规定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被调出的药品要同步调出基金支付范围。
在此背景下,从2020年开始,各地即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在3年过渡期内按照第一年40%、第二年40%、第三年20%的比例,逐步调出原省级药品目录内调增的乙类药品。此前,本市已经完成了两批医保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第一批2020年调整40%,224个药品(西药136个,中成药88个);第二批2021年调整40%,182个药品(西药121个,中成药61个);第三批调整20%。
据悉,上海已在今年6月底执行跟国家对齐的政策。离北京较近的天津市、河北省今年年初就已经将最后一批调出。北京医保局公开表示,在完成国家任务这件事上,北京市目前正在尽量为北京市的参保人员争取最后的期限,争取延长至2022年年底。
为调入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腾出空间,推动制行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部分药品调出地方医保目录对患者的影响有限。据媒体报道,在前几次调出药品的选择上,专家们重点参考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经专项论证,一致决定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重点监控药品全部调出。这有利于为调入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腾出空间,也有利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仅以氨氯地平为例,一位不便具名的氨氯地平销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次调整后,老百姓常吃的剂型仍然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因此,对于氨氯地平的市场格局影响并不大。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的双子星之一,氨氯地平片在该品类中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而氨氯地平滴丸是对辉瑞氨氯地平的一种仿制剂型,其产商占比不到20%。这部分企业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钙通道拮抗剂类降压药。临床上一般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冠心病。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
截止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降压药主要有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复方降压药、利尿剂、交感神经抑制剂6类。其中钙拮抗剂类产品占2018年降压药整体市场规模的30.2%。
火石研究院分析显示,2018年钙拮抗剂市场规模约187.6亿元,同比增长2.8%,在降压药市场中占比最高,增速略高于降压药整体增速,预计2030年CCB市场规模将达到221.4亿元。
2018年,该市场份额最高的药品是氨氯地平,占比31.8%,市场规模约59.6亿元;其次为硝苯地平,占比25.9%,市场规模约48.6亿元。预计2030年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0.4亿元和57.3亿元。
记者在医药电商平台检索发现,目前,氨氯地平丸仅有两款产品在售,厂商分别为北京九龙制药和哈尔滨天年药业。而氨氯地平片的厂家包括辉瑞、华润双鹤、华北制药、阿斯利康、赛诺菲、罗氏、百时美施贵宝、扬子江药业、现代制药、京丰制药等10余家。对此,上述销售表示,“这次的医保目录调整是政策推动下的一次产品升级,推动小众化的仿制药市场更迭创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