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更新消息 烂尾楼预售资金何以逃离监管?银行内部人士分析

导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南方都市报消息,连日来,网传“强制停供潮”受到关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南方都市报消息,连日来,网传“强制停供潮”受到关注,银行资金监管成为焦点。既然资金监管有章可循,那么在烂尾楼形成的背后,预售资金监管是如何出现“失守”的?监管又要何去何从?

  关于预售资金是如何被挪用的问题,某商业银行总部高管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一种手段是,钱没进入监管账户,这个银行存在失职,但比少数见。

  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是资金确实进入监管账户了。“老百姓对所谓监管账户有误解,其实是一种形式的审核,而不是实质性审核。”该人士认为,比如某个楼盘购买一千万玻璃,提供合同,通过内部审批单,这笔监管资金就转到开发商的总部账户了。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核实买玻璃的钱是五百万还是一千万,而是按照监管流程走。钱到指定账户后,后续的使用情况,银行是否有关继续监督?银行是否还有责任,就很难界定了。除了个别银行监管不到位之外,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开发商有自己的“小九九”,利用项目把资金挪作他用。

  那么,银行伙同开发商造假的可能性有多大?该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坦言,银行没有太多动力联合造假。一般来说,这个监管资金趴在账上,银行会收取开发商很低的托管费,可以理解为银行拿活期存款。贷款审批业务,对于银行与工作人员来说,才是动力。

  不过,也一些地产分析师指出,此次事件的核心是,“银行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起到裁判员的作用”,才出现了上述违规放贷、经营贷流向房地产、预售资金挪用等现象。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责任编辑:彭佳兵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