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沙漠化和荒漠化是普遍存在的、严重地导致土地退化的两个过程。从概念上讲,荒漠化比沙漠化的含义更广,它包含沙漠化在内。
近些年来,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沙地变农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在我国黄河故道沙地的治理中,先进典型就不少。位处鲁西北平原的高唐县旧城一带,就有大面积的黄河故道沙地,昔日黄沙滚滚,流沙直逼城门,曾严重地威胁着老清平县城(今日之旧城镇)。从1982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开展了沙荒地的治理与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色列治沙专家在参观时曾感概地说,“这是我看到沙地治理效果最好的,你们的经验应写成书向世界上推广”。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相反的过程——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也是相当严重的。沙漠化的成因可能是自然力的影响,或人为不正当的活动的影响,也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沙漠化必须具有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缺乏和丰富的沙源,以及作为吹飏动力的风四个基本条件。沙漠化的类型受地理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而异,主要有如下几种:
侵入型。出现在沙区的迎风方向,是由于沙丘流沙在风力吹飏下造成的,是由自然力造成沙化的典型例证。如我国长城的陕北段,原本是非沙漠地区,但现在断断续续出现沙埋,有的地方还越过了长城大大向南推进;
活化型。出现在干旱砂质基底地区,是由人类不正当的采樵、开垦或过牧等经济活动,使原本已固定的沙地重新复活而成;
新生沙化型。多出现于干旱的砂质土地上,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灌溉水源断绝而新形成的沙化土地。也可能是砂质河床因河流改道,河床干涸而起沙。这类河床干涸而致沙化的土地,呈带状分布,并且可以出现于非干旱地区,如黄淮海平原的黄河故道沙地。
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面积已有3,8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68%,其中亚洲和非洲最严重,分别占沙漠化面积的35%和29%。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个报告还指出,沙漠化的问题今后将会更严重,它将威胁着占世界总土地面积35%的干旱土地。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中,83%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土地沙漠化是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沙漠化是个极其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但如何全面地、准确地预测沙漠化的速度是个难题。在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问题讨论会上作出了如下的估计:如果沙漠化按目前的速度继续扩展的话,那么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会损失1/3的可耕地,60亿人口中有8亿人口面临沙漠化的威胁,造成营养不良,产品减少,人口迁移等等。尽管这种估计过于悲观,但沙漠化严重地威胁着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产量大幅度降低这一点是肯定的,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如何防治沙漠化的发展,保护土地资源免遭侵害,是人类维持生存环境的重任。防治措施应建立在区域土地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沙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般措施主要有:
①首先是进行区域调查、评价,制订适宜的开发规划,明确土地合理利用方向;
②对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段严格采取封育措施,严禁逾越农业界线开垦。对已开垦的而利用效果不好的,应还林还牧,认真调整用地结构;
③对干旱草原地区,要严格防止过牧超载和连年打草,在有条件的地方,力争发展草原灌溉;
④积极开辟薪炭资源,解决居民的燃料,杜绝采樵起沙;
⑤营造防护林或设置草障,阻挡或减缓沙丘推移的速度;
⑥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合理分配地表水资源,防止因水源枯竭而形成新的沙地。
荒漠化是比沙漠化更广的概念。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部分。另外,在人为的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贫瘠化也属于荒漠化的一部分。荒漠化过程主要出现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但也可以出现于其他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原因很多,除沙漠化过程外,还可因土壤侵蚀、土壤僵硬化、盐渍化、土壤结壳、肥力丧失、气候变迁,以及过度放牧和过度采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