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太行山之西、秦岭以北,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地跨陕、甘、晋、豫等省,黄土层厚达几十米,最深的达200米以上。黄土层绵而深厚,质地均一,垂直结构良好,自古以来,当地群众挖窑洞而居。黄土矿质养分较为丰富,耕性良好,宜于作物生长。这里很早就经营农业,是中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
陕西关中及晋南、豫西等地的黄河及其支流(泾、渭、汾、洛)两岸阶地上黄土母质发育的褐土,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培育,已形成一层30~70厘米厚的熟土层,把原来古老的表土层埋藏在下面,两层过渡明显,像楼房一样,当地群众称之为“/土”,著名的“八百里秦川”中的头道塬和二道塬就是以/为主。/土含有机质较多,较疏松,透水性好,保水能力强,盛产小麦、玉米、豆类、马铃薯、棉花、烤烟、大麻等,是黄土高原上的“棉粮川”。
黄土地区的雨量大多集中于7~9三个月,并常有暴雨,因黄土疏软,遇水易分散,所以容易遭受侵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如陇东、陕北及晋西的广大黄土丘陵地区,出现了沟壑纵横的景象,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还使地处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造成河道淤塞,河水泛滥成灾。目前不少地方已达到树木成林,青草遍野,泥不出沟,水不出田,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为全面治理黄河作出了贡献。
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境内,西为青藏高原,南为云贵高原,北为秦岭、大巴山,东为巫山,是一个为山岭所环抱的盆地,为全国四大盆地之一。除盆地西部有将近一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盆地东部(华莹山以东)有几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岭外,大部分为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构成的丘陵,土壤也呈紫色或紫红色,因此人们常把四川盆地称为“紫色盆地”。这里有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奔腾而来的长江,还有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江水滔滔终年不息,葱郁的山林,碧翠的田野,衬托着紫色的土壤,紫绿相映,分外妖烧。这里为我国的重要粮仓之一。
紫色和紫红色土壤,统称紫色土。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这种土壤是由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变来的,大都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十分肥沃。不过由于雨量多和地形起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紫色土流失快,风化也快(主要是物理崩解作用)。有人做过简单的试验,把直径为20~40厘米大小的紫色页岩置于旷野中,经过两个多月(4月中旬到6月下旬)的日晒雨淋后,按其重量计算,有65%~93%崩解为小于4厘米的碎屑。长期以来,这个地区的劳动人民通过修梯田梯地,横坡耕作,多层间套作,以及其他耕种、施肥、灌溉等措施,熟化紫色土(包括紫泥田),使其肥力不断提高。
紫色土地区也有黄壤分布。同一地区从自然植被看,生长柏树(侧柏)的一般是紫色土,而生长松树(马尾松)的一般是黄壤。不过川中南有的紫色土偏酸性,也生长松树,有人把它归到红壤。黄壤一般由花岗岩、普通砂页岩、千枚岩的风化物发育而成。但紫色砂页岩在潮湿气候和密茂植被的影响下,经过长久的淋溶和水化过程,紫色也会减退,并变成黄壤。
四川盆地某些地方的紫色土,由于过去不合理的耕垦,使土壤遭受侵蚀。目前,土壤侵蚀问题已逐步得到防治。川中丘陵区正在大造梯田,开发水源,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水稻、小麦等)的同时,结合发展棉花、烤烟、甘蔗、麻、桑、柑桔、板栗等经济作物和果木。川中南丘陵区,则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大力改造冬水田(紫泥田等)。冬水田的改造一般是在冬季先种两年紫云英,再种两年油菜,而后种冬小麦,可使水稻产量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