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上,云南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有效衔接固成果 接续奋斗谋振兴

导读文章来源:新浪新闻  来源:云南发布  云南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云南篇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文章来源:新浪新闻

  来源:云南发布

  云南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云南篇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云南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守住底线 巩固脱贫成果不松懈

  坚决防止躺在功劳簿上喘喘气、歇歇脚的思想出现,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云南省不断完善政策、加强督导调度、完善监测方法、拓宽监测渠道、细化帮扶措施,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云南省创新建设政府救助平台,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全面抓好落实。高位推动责任落实,建立“三双”(即双组长、双办公室、双月调度)工作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稳定合力帮扶机制体系,实行“帮县包乡带村”工作责任制,290家省级和中央驻滇单位、12230个州市县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定点帮扶。

  对标中央要求,云南省全面构建“1+N”政策体系,围绕过渡期内组织动员、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帮扶力量等要素进行有效衔接,省级部门配套出台87个政策制度文件。

怒江幸福的人民群众 张彤 黄兴能 胡妤雅 摄怒江幸福的人民群众 张彤 黄兴能 胡妤雅 摄

  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府救助平台,作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重要补充,实现“找政府”渠道通畅。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救助平台自启动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着力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织密防贫保障网。截至去年12月12日,怒江州政府救助平台群众申请5224件,办结4837件,办结率达93%。

  全省已形成线上网络化和线下网格化双向协同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格局。截至2021年12月26日,全省政府救助平台访问量为517万人次,收到群众申请16万件,办结19万件。

泸西县永宁乡蔬菜丰收 张彤 黄兴能 胡妤雅 摄泸西县永宁乡蔬菜丰收 张彤 黄兴能 胡妤雅 摄

  提升水平 抓产业促就业惠百姓

  威信县三桃乡鱼洞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规模化打造连片水稻种植基地,带动全村363户农户种植生态大米1500余亩,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鱼洞原生态大米生产销售基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云南省聚焦提升产业帮扶水平和质量,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等重点群体,抓实政策衔接、机制衔接、工作衔接等关键环节,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与产业帮扶等紧密结合,狠抓政策出台、动态监测、制度落实、产业培育、风险防范,全力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1年,全省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帮扶主导产业,脱贫地区“县县有产业、村村有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巩固;持续培育提升了26个帮扶主导产业,培育各类帮扶新型经营主体95万个和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1647万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其中,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覆盖脱贫户1429万户,“双绑”覆盖率达891%,较2020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

丘北县新寨村委会蔬菜基地 张彤 摄丘北县新寨村委会蔬菜基地 张彤 摄

  通过产业帮扶,去年前三季度云南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24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农村分别高出0.5和0.2个百分点。

  沪滇协作得到深化,两省(市)签署《关于深化“十四五”时期东西部协作的框架协议》以及产业、人才、劳务、教育、卫生等8个方面合作协议。东西部协作工作呈现全方位发展的势头,实现帮扶资金稳步提升、推进人才双向交流、劳务协作持续加力、职业教育力度加大、消费协作结硕果、金融协作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

  在2019年“瓢鸡(冻鸡)入沪”消费扶贫基础上,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上海市开展了东西部产业技术合作,依托市、区动物疫控中心的技术支撑,从活禽入沪到基因杂交、种源入股等综合迭代举措,推动瓢鸡产业转型升级。在上海每出售一羽商品鸡,提取10元返利,让镇沅瓢鸡产业共享合作红利,探索创新东西部产业合作模式。

  云南省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去年底,全省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49亿元,比2020年增加134亿元、增长8%。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云南正以更大的决心

  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在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后,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不摘监管”要求,创新建设政府救助平台、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志智双扶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十四五”开局良好。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云南省抓实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贡山县特色民居 张彤 黄兴能 胡妤雅 摄贡山县特色民居 张彤 黄兴能 胡妤雅 摄

  帮扶不止 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后续帮扶不停步,拓宽乡村振兴路。在贯彻落实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昭通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稳住就业、壮大产业等方面聚力施策,让搬迁群众有活干、致富有盼头,稳步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曾经在浙江某服装厂打工的搬迁群众韩富潮,如今在昭通市昭阳区靖安新区办起了制衣厂。“我们采用订单生产模式,去年已生产10多万件,今后要逐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人就业。”韩富潮的初衷是想让搬迁群众有活干,目前制衣厂已吸纳近40人就业。他表示,在免租金、推荐工人、扩宽销售渠道等方面,政府提供了许多帮助。

  在靖安新区一家电子设备扶贫车间,2700多平方米的厂房容纳了200多名工人,大家在4条生产线上认真工作。搬迁前,肖邦群在老家大关县带孩子,丈夫外出务工。去年一家人搬入靖安新区,随后夫妻都到电子设备扶贫车间工作。如今她成了生产线班长,丈夫则是仓库管理员,夫妻俩的月收入共有8000元左右。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昭通市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带动4万余人就近就业,并在安置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站,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目前,全市181万名搬迁劳动力已稳定就业138万人,就业率达978%。

  在离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不远的一个香葱基地里,百余名群众正忙着收葱。基地负责人徐春芳说,这片基地有5000亩,每年可以种三季葱,每季需要700名至1000名劳动力,每年可带动2000多名搬迁群众就业。基地和卯家湾安置区合作,由社区工作人员提前摸底,征求群众就业意愿,组织群众到基地务工,“他们月收入能拿到3000元至5000元不等。”徐春芳说。

  46岁的卯兴兰来自巧家县,刚搬迁过来时担心没工作,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夫妻俩一起到香葱基地干活。卯兴兰说:“只要有活干、收入有保障,我们就踏实了。”

  如今,卯家湾安置区配套建设了绿色食品加工园、现代物流园和万亩蔬菜基地、万亩苹果基地,“两园两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靖安新区有了一批蔬菜和食用菌大棚、马铃薯和香葱基地,建成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引进6家企业,产业发展前景好。

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新面貌 张彤 摄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新面貌 张彤 摄

  壮大产业 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2016年以来,百香果搭上电商“快车”,成了网红水果,产品供不应求,云南百香果种植迎来了快速发展新机遇。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种植百香果最适宜区域之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百香果起到了大作用。如今,这枚果子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助力当地走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之路。

  刘永堂是芒市轩岗乡芹菜塘村民委员会红竹场村民小组村民,2012年因山体滑坡,芹菜塘村委会被列为整村搬迁的地质灾害贫困村。搬迁后,刘永堂背上了10多万元的债务。2019年,村里举办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技术培训班,刘永堂掌握了百香果种植技术,并且政府每亩还补助300元。培训结束后,刘永堂看到了商机,立即流转16亩土地种植百香果,当年百香果收入达6400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摘帽。尝到甜头的他接着又流转了9亩土地,继续种植百香果,百香果收入已达10万元左右。

  自己虽然已经摆脱了贫困,但刘永堂仍然牵挂着当初一起搬下来的村民。如今,他成立了新琳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本村群众共同致富,成为芹菜塘村委会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目前,合作社有种植户30户,收购点常年为6名妇女提供就业机会。2021年,刘永堂的百香果产业收入达到了20万元。

  眼下,随着龙头农业企业的加入,当地百香果产业日趋成熟,更多农户加入到种植中来。德宏州充分发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整合、带动作用,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建成配套果脯、果酒加工车间,解决尾果、次果加工问题,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同时,发展农旅结合的高原精品农业,在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的百香果示范基地构建了包含农业休闲、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文化教育等内容的百香果文化服务体系。目前,该州基本形成了各县市百香果生产有龙头企业带动、流通靠龙头企业组织、加工由龙头企业做后盾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了“万高”“阿昌一果”等行业品牌,树立起全国优质百香果产区的标杆,百香果成为德宏州地方绿色生态高品质农产品名片。

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木耳种植基地 鲁集美 摄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木耳种植基地 鲁集美 摄

  科技创新 赋能添智驱动发展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县城西北部的竹塘乡是该县着力打造的科技扶贫示范乡,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主战场之一。几年来,朱有勇院士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带去最前沿、最实用的农业理念与技术,让农户掌握谋生技能,找到致富的“金钥匙”。如今,竹塘乡推广种植林下有机三七5400亩、冬季马铃薯1650亩、冬早蔬菜1000亩,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

  如今,有了院士科技这个金字招牌,竹塘乡先后引进5家企业,建成7个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基地、1个三七育苗基地和1个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示范样板;建成1座年产1000吨的三七酒厂,实现林下三七产业链延伸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冬闲田变成了效益田、脱贫田、致富田,有效帮助了以云山村蒿枝坝、募乃村小广扎、东主村老缅新寨、老炭山村老章寨为代表的一批村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以竹塘乡为抓手,中国工程院对口澜沧帮扶进一步扩展科技扶贫成效,持续释放科技成果转化在农业产业的强大动力,聚力打造竹塘乡万亩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示范园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规划建设集“蓄引提”一体的水利工程设施、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利用电能提水把低海拔地区的河水资源用于灌溉高海拔地区近万亩的旱地,最终将示范园建设成集中药材良种育苗基地、中药材育苗后的蔬菜轮作有机栽培基地、稻田(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示范园的建设,将以科技为引领,打造边疆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实现“三闲”(闲林、闲田、闲水)资源变“三宝”(经济林、效益田、灌溉水),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的新目标。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的机遇,借助中国工程院的智力优势,一个集科学研究、科技培训、栽培种植、销售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空港片区林下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园正在澜沧县东回镇崛起。

  园区采用院士(团队)+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对有机中药材产业、冬季马铃薯产业、冬早蔬菜、热带水果进行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培训推广。园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创造农业产值3亿元以上,可解决2000人就业,带动项目区农户819户2712人增收。其中,中药材每亩每年创造农业产值3万元以上,蔬菜及热带水果每亩每年创造农业产值2万元以上。

沧源县勐董镇芒摆村生态茶园 李春林 摄沧源县勐董镇芒摆村生态茶园 李春林 摄

  党建引领 激活更强内生动力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村下班坝自然村,通过乡村治理的保驾护航,实现乡村旅游牵引带动,下班坝“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效开启乡村振兴的路径,下班坝南滚河国家森林公园观象第一村已成为该县乡村旅游的标杆。

  当地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总抓手,激活内生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重点在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3个方面开展,着力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等问题,让群众更加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探索出“党建统领+356”乡村治理的“班洪模式”,即坚持一核统领、依托三轮驱动、推行五权集中、实现六化同步工作思路。

  如今,村里农业已实现景观化,以农业产业带动生态旅游,以生态旅游促进农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南滚河蜂蜜加工厂、蜂文化体验园在补齐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素的同时,既延伸出旅游产品、科普体验、休闲娱乐等卖点,又实现让“甜蜜产业”转化成“美丽经济”;在村子里种的香蕉、菠萝莓、砂糖橘、桃子、菠萝蜜、木瓜等既可以采摘售卖,又能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乡土气息,成为下班坝生态画卷的美丽要素。去年上半年,已产生农旅关联性收入110万元。

  乡村治理规范了乡村旅游中的具体行为,更有效解决了“人思想上的问题”,实现顺应需求而生、对应标准而做,发现挖掘村民的特点特长,进行合理有效分工,既解决了劳动力用工问题,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会做饭菜的就去农家乐上班、会养蜜蜂的就去养蜂基地或蜂蜜加工厂上班……目前,下班坝已有30人实现“职业化”农民身份,旅游专业合作社有1125人,共享乡村旅游红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