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割韭菜跑赢散户的同时QDII基金海外投资也扮演着韭菜角色

导读A股散户可能是基金经理最偏爱的交易对手,部分基金经理在A股割韭菜跑赢散户的同时,在QDII基金的海外投资中却又扮演着韭菜的角色。在一只QD

A股散户可能是基金经理最偏爱的交易对手,部分基金经理在A股“割韭菜”跑赢散户的同时,在QDII基金的海外投资中却又扮演着“韭菜”的角色。

在一只QDII基金成立重仓买进一堆十倍大牛股后,十年后收益率仅为45%,年化收益率3.8%,由此引发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基金规模暴跌94%。

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基金经理在A股跑赢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割韭菜”赚资金优势、市场泡沫的钱,上述QDII基金经理的重仓股从美股撤回已开始A股化的港股,沪港深基金从港股撤回A股,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部分基金经理的收益率依赖于A股市场有效性不足、散户化的特点。

重仓牛股的QDII基金为啥业绩差?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的管理的QDII基金、沪港深基金、A股基金的收益率差距,引起了券商中国记者的注意。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长盛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吴达,同时管理A股基金和QDII基金,以及沪港深基金。但区别于A股基金和沪港深基金,其管理的长盛环球混合QDII基金出海十年时间累计收益率仅为45%,年化收益率仅为3.8%,大幅跑输美国同期股票资产的年化收益率。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长盛环球混合基金的海外股票投资上,该基金在2010年5月成立后,其披露的第一个完整季度报告显示,当时该基金最看好的股票是苹果公司,吴达将苹果股票列为第一大重仓股,但很快摩根大通就取代苹果成为第一大重仓股,之后没过太长时间,苹果公司的股票就从主要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出局,吴达为该基金配置了各种眼花缭乱的股票,但都没有持有太长时间。

事实上,2010年5月成立的长盛环球混合基金在美股市场上,正面临一次难得的建仓机会,美股的主要龙头公司此时已经盘整较长时期,股价正蓄势待发。

以长盛环球混合基金在2010年买入的苹果公司股票为例,若持有至今,苹果股票的涨幅将高达10倍,意味着作为第一大重仓股的苹果股票将显著贡献该基金的净值增长。即便是几个月后,取代苹果公司第一大重仓股地位的摩根大通,长线持有十年,目前也有超过3倍的收益率。

此外,上述QDII基金在2010年第三季度重仓持有的股票维萨,也是一只长线大牛股,从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这十年时间内,维萨的股票价格也上涨了9.8倍。

观察长盛环球混合基金在2010年开始在美股建仓买入的重仓股名单,其中不乏超级大牛股,包括苹果、维萨、孟山都,也包括微软、辉瑞、瓦里安医疗系统、美国银行等十年上涨三五倍的牛股。

但令人惊讶的是,建仓阶段持有如此多的美股“大牛股”,最终该基金十年时间的收益率却仅为45%,年化收益率还不到4%。

“A股基金经理还是习惯内地优势,这是典型的玩不过美国的主流机构,虽然赚钱了,十年收益率也仅能算韭菜。”华南地区一位私募基金创始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国内A股基金经理习惯在内地资金占优势的市场做投资,“割韭菜”的模式也更为顺畅,而在外资占主导的市场中,这些习惯在A股模式的基金经理,一旦管理QDII基金,就可能意识到自己也会变成“韭菜”。

上述业内人士所言的内地背景、内地优势、内地操作习惯,的确对QDII基金极具吸引力。

从美股撤回港股?基金规模暴跌94%

因为在2014年11月后,吴达所管理的QDII基金,仅从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上看,长盛环球混合基金就从一只“美股基金”变成“港股基金”,理论上说,它几乎变成一只中国基金,环球已名不副实。

显而易见的是,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开启,港股市场逐步由内地资金主导,其实就是港股的A股化,内地公募基金公司在港股市场越来越多的具有股票的定价权。

在沪港通开通的几个月后,2015年第一季度的基金披露显示,长盛环球混合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就出现了多达四只港股股票,而在沪港通开通六个月后,这只QDII基金的港股股票已经多达八只,包括第一大重仓股。

也就是说,这只成立于2010年5月,在美股市场做了五年韭菜的QDII基金,自2015年开始,其股票投资重点就从美股市场切换到已经逐步A股化的港股市场,一直持续至今。

业内人士指出,上述QDII基金借助内地资金南下香港,将重仓股从美股市场撤到港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A股基金经理割韭菜的手法在美国市场行不通,只有在内地资金占比较大的市场,QDII基金才可能找回“熟悉的味道”。

但是,港股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股,长盛环球混合基金作为一只QDII基金,其利用香港市场也是海外市场的特点,其将主要重仓股集中在港股,也只是无法胜任美股投资的无奈选择。

但前面五年的业绩太差,临时抱佛脚也已来不及,况且港股市场的A股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港股也不可能完全的A股化,这只QDII基金的业绩并未因撤回港股有显著改观。

加之基金经理频繁交易、重仓股名单几乎每个季度变一轮,或因十年投资收益率太惨淡,长盛环球混合QDII基金在过去数年间持续遭到投资者赎回,该QDII的资金规模从成立初期的3.4亿元,一路暴跌至2020年3月底的2100万,仅为成立时零头的一半,规模暴跌高达94%!

A股散户才是最熟悉的交易对手?

若非QDII基金有投资范围的限制,长盛环球混合QDII基金也许恨不得股票都集中在A股市场,而非从美股撤到港股,这可能才是最熟悉的地方。

因为券商中国记者从长盛环球混合QDII基金经理吴达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上,已大致看出基金经理此种投资心态。

吴达也管理长盛沪港深混合基金,作为一只既投港股也投A股的基金,该基金披露的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长盛沪港深混合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为A股的股票。

事实上,吴达看起来能力多多,既担任境外投资的QDII基金经理,又是沪港深基金经理,同时还是A股基金的基金经理。并且,从年化收益率上看,A股基金也是吴达业绩最好的基金,其次为港股A股混合的沪港深基金,再次是QDII基金。

数据显示,吴达管理的长盛研发回报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该基金成立以来16个月的收益率为50%,年化收益率高达42%,而其管理的另一只A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超过25%,完全秒杀了吴达管理的长盛环球混合基金不足4%的年化收益率。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这种在A股“割韭菜”赚资金优势、市场泡沫的钱,而在海外市场论为韭菜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基金经理管理的A股基金两年收益率30%,而同期管理的QDII基金亏损超过15%,类似现象显示国内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收益率更多依靠A股市场有效性不足、散户氛围浓厚的特点,而在海外机构占主导的成熟市场,市场的有效性令部分基金经理反成为被割的“韭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