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intel-ssd-760p jpg (91 3 KB, 下载次数: 7)2018-2-22 13:27 上传Intel 稍早前推出 SSD 760p 系列固态硬
intel-ssd-760p.jpg(91.3 KB, 下载次数: 7)
Intel 稍早前推出 SSD 760p 系列固态硬碟,这款新品採用 PCIe 3.0 x4 NVMe 传输介面设计,只提供 M.2 单一机构形式版本,容量选择为市场主流 128、256、512GB 等 3 种。SSD 760p 是搭配自家最新 3D NAND,标榜存取性能在 SSD 600p 之上,适合各式桌机与笔电平台选用。
规格
介面:PCIe 3.0 x4 NVMe
容量:512GB(测试样品完整型号 SSDPEKKW512GB)
尺寸:M.2 Type 2280
保固:5 年
控制器与快闪记忆体新组合,读写速度有感提升
就 Intel 产品规划蓝图来看,SSD 760p 系列可说是、也可说不是用来接替 SSD 600p,因为 SSD 600p 系列不久之后将会被 SSD 660p 取代,然而这新品很有可能改採用 QLC 类型快闪记忆体。所以採用 TLC 3D NAND 的 SSD 760p,儘管像 SSD 600p 后续产品,但是定位顺势提升为进阶型产品,藉以和 SSD 660p 目标市场错开,Intel 是如此规划出绵密产品线。
↑ Intel SSD 760p 512GB 容量版本包装盒样式。
↑ Intel SSD 760p 512GB 容量版本配件仅提供简易安装指南。
↑ SSD 760p 512GB 容量版本正面一览。
↑ SSD 760p 512GB 容量版本背面一览。
SSD 760p 系列机构设计为 M.2 Type 2280,目前开卖产品的电路板线路设计布局都是单面,因此高度只有 23.8mm,多数超轻薄笔电也能够使用。核心设计方案如同 SSD 600p 系列,也是採用 SMI 客製化控制器,其核心设计植基于中阶定位的 SM2262,重点规格为 8 通道、NVMe 1.3、支援 NANDXtend 错误码修正技术包含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反观 SSD 600p 是源自 SM2260。
Intel 提供样品为 512GB 容量版本,其电路板线路设计布局除了控制器,快闪记忆体与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各有 2 颗。快闪记忆体型号 29F02T4AOCTH2,据悉裸晶设计为 TLC 3D NAND(64-Layer)、256Gbit(32GB),由于并非 512Gbit 或更先进世代产品,因此另外再经过 8CE 堆叠封装。相对好处是有利于组合出较佳性能,尤以小容量版本的写入速度受惠最多,至于附加设计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2 颗颗粒总和容量为 1GB。
↑ SSD 760p 512GB 容量版本正面全貌。
↑ 採用 SMI 客製化版本控制器。
↑ 快闪记忆体为自家最新世代 TLC 3D NAND。
在此搭配组合下,SSD 760p 目前提供 128、256、512GB 等主流容量选择,Intel 未来还会推出 1、2TB 版本。规格标示性能大致上来说,各容量版本都优于 SSD 600p,特别是在写入部分提升最多。即便 128GB 版写入仅 650MB/s、160000 IOPS,比起 SSD 600p 512GB 那 650MB/s、128000IOPS 表现,确实具有进阶产品的架式。
SSD 760p 系列提供一贯的 5 年有限保固服务,设计资料写入耐用度参考指标 TBW(Terabyte Written,写入兆位元组),这部分倒是和 SSD 600p 系列一致。512GB 容量版本规格标示 288TBW,意味每天可承受写入资料量约 158GB,相等于 0.3DWPD(Device Write Per Day,装置每日写入量)。
↑ SSD 760p 规格简表 。
↑ CrystalDiskInfo 侦测资讯。
↑ Intel SSD ToolBox 可自官网下载使用,最新版本已经将 SSD 760p 纳入支援。
存取达标率良好,写入表现相对更加平稳
性能实测样品为 512GB 容量版本,那么就以读取 3230MB/s、写入 1625MB/s,这官方标示规格达成率来当指标。在 ATTO Disk Benchmark 的 Neither 模式,不分单位最大值约 2871MB/s、写入 1610MB/s,而 I/O Comparison Random 模式为读取 2209MB/s、写入 1602MB/s,写入的发挥优于读取部分。
↑ ATTO Disk Benchmark 测试 – Neither 模式。
↑ ATTO Disk Benchmark 测试 – I/O Comparison Random 模式。
↑ ATTO Disk Benchmark 测试 – Overlapped I/O QD 8 模式。
AS SSD Benchmark 方面,Seq 项目测得读取 2714.72MB/s、写入 1579.48MB/s,4K 取 4K-64Thrd 项目、IOPS 单位来看,表现为读取 224836IOPS、写入 274038IOPS,这和官方规格标示值颇为相近,写入是略高于读取一些。
↑ AS SSD Benchmark 测试 – MB/s 单位。
↑ AS SSD Benchmark 测试 – IOPS 单位。
↑ AS SSD Compress Benchmark 测试。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部分,Seq 4MB 项目表现读取 2677.12MB/s、写入 536.97MB/s,4K 就 4K QD16 项目、IOPS 来看,是为读取 1113403.57IOPS、写入 3764.71IOPS。所测得写入表现不甚理想, 不排除是因为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久未改版,或其他相容性部分因素所导致。而 CrystalDiskMark 测出漂亮结果,Seq Q32T1 表现至少可达读取 3174.7MB/s、写入 1596.8,无论读或写都足以视为达标。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测试。
↑ CrystalDiskMark 测试 – 随机乱数模式。
↑ CrystalDiskMark 测试 – 0Fill 模式。
TxBENCH 也跑出理想数据,其 Sequential Max(256KB)QD32 表现达读取 3220.210MB/s、写入 1644.325MB/s,读取也和规格标示相符合。而在 PCMark 8 储存测试部分,获得总评分 5063MB/s,至于频宽是算颇佳的 467.46MB/s。大抵上而言,SSD 760p 性能达标率是写入部分较佳,读取虽然时而略低但大致表现仍算良好。
↑ TxBENCH 测试。
↑ PCMark 8 - Storage 测试。
写入快取设定保守但够用,髒碟表现达中段班水準
进阶测试首先试验 SLC 写入快取设计,新品开封随即以 HD Tune Pro 进行写入测试,其最大值虽然有 1308.9MB/s,更多时候是介于 1000~1205MB/ 之间,加速作用区间推估为 12GB 上下。当写入快取饱和之后,真实写入速度降至 520~550MB/s 附近上下跳动,这和近期同性质竞争产品相当。
↑ HD Tune Pro 测试 - 写入。
利用 FastCopy 複製单一大档,传输约 1361MB 档案平均速度有 1556MB/s,以此为基準来进一步试验。複製档案的容量拉高到 5719MB 时,其平均传输速度略微下降到 1482MB/s,而后一口气传输 7 个共 12819MB 档案,所得结果是 801.2MB/s。SSD 760p 没有偌大的动态加速区间,但传输 5GB 左右档案仍然有不俗的速度,我们认为当系统开机碟所能提供的使用体验是无虞。
↑ FastCopy 测试 – 1361MB 单一大档。
↑ FastCopy 测试 – 5719MB 单一大档。
↑ FastCopy 测试 – 7 个共 12819MB 大档。
再来藉由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所附加 IO – Threaded 测试,试验 SSD 760p 的指令伫列表现。随着指令深度提升,读取由 QD1 17819.9IOPS 稳定提升至 QD64 228127IOPS。但写入始终在 3500~4000IOPS 之间徘迴,即便经过反覆试验、确认仍然如此,并未能提供亮眼的表现。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测试 - IO – Threaded。
最后利用 ULINK DriveMaster 2015 NVMe,试验 4K 随机写入、髒碟表现,其变动是常见开高走低,起始最大值为 61521IOPS。持续累进写入 50~60%,这区间出现较大降幅而后一路滑落至结尾,极端参考值为 5674IOPS。这表现虽然不如最近介绍过的 Plextor M9Pe 系列,大抵而言仍然落在中段班,显示 Intel 韧体调校并不含糊。
↑ ULINK DriveMaster 2015 NVMe 测试 – 4k 随机写入。
总结
撰稿期间,SSD 760p 市场参考价格为 512GB 5,900 元、256GB 3,200 元、128GB 2,200 元,性能就整体而言是有达水準之上,另外考量 Intel 售后服务所累积好评,SSD 760p 是足以作为多数一般应用皆宜的安全牌选择。
来源: Intel SSD 760p 实测 / 新设计方案加持,读取速度攻上 3230MB/s [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