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ASRock-B450-GAMING-K4_774x300 jpg (83 03 KB, 下载次数: 3)2018-9-13 16:26 上传AMD 主流 B450 主机板
ASRock-B450-GAMING-K4_774x300.jpg(83.03 KB, 下载次数: 3)
AMD 主流 B450 主机板更新,ASRock 再推出 Micro ATX 尺寸的「B450M Pro4」主机板,尺寸略减但同样给予双 M.2、2 组 PCIe x16 的扩充性,并具备 3 组内显 D-Sub、DVI-D、HDMI 影像输出,完美支援 Ryzen APU 处理器,入门 M 板全力支援 Ryzen 处理器。
规格
尺寸:Micro ATX (24.4cm x 24.4cm)
处理器:AMD Ryzen 1st, 2nd
处理器脚位:AMD AM4
晶片组:AMD B450
记忆体:4 x DIMM, MAX 64GB, DDR4 3200/2666/2400/2133 MHz
扩充插槽:1 x PCIe 3.0 x16、1 x PCIe 2.0 x16(x4)、1 x PCIe 2.0 x1
显示输出:HDMI(4K2K 4096x2160 @30Hz)、DVI-D、D-Sub
储存埠:4 x SATA 6Gb/s、1 x Ultra M.2 2280(PCIe Gen3 x4)、1 x M.2 2280(SATA)
网路:Realtek RTL8111H
音讯:Realtek ALC892
连接埠:1 x PS/2 鼠键、2 x USB 3.1 gen2 (Type A / C)、6 x USB 3.1 gen1(2@板载扩充)、4 x USB 2.0(2@板载扩充)
ASRock B450M Pro4 主机板开箱
ASRock B450M Pro4 支援 AM4 脚位的 AMD Ryzen 处理器,包含一代、二代与 APU 产品,採用 Micro ATX 尺寸,给予 4 DDR4 DIMM 记忆体插槽,最高支援到 64GB 容量与 3200Mhz 记忆体时脉。
扩充插槽,则有着 1 组 PCIe 3.0 x16,以及 PCIe 2.0 x16 与 PCIe 2.0 x1,虽说是 M-ATX 尺寸,但也给予足够的扩充功能;储存,则给予基本 4 组 SATA 连接埠,以及 2 组 M.2 插槽,不过第一组是 Ultra M.2 支援 2280 尺寸与 PCIe x4 通道,而第二组 M.2 则是支援 SATA 通道。
网路与音效,则是採用 Realtek 的解决方案,Realtek RTL8111H 网路与 Realtek ALC892 音效;I/O 方面,给予 3 组影像输出,包含 D-Sub、DVI-D 与 HDMI,此外还有 4 组 USB 2.0、6 组 USB 3.1 gen1,以及 2 组 USB 3.1 gen2 Type A / C 等介面。
入门 M 板给予足够的扩充与 I/O 便利性,让玩家在 AMD 的平台上,有着相当多好的选择。
↑ ASRock B450M Pro4 外包装。
↑ 背面则有产品规格与双 M.2、三输出影像等特色。
正方形尺寸的 Micro ATX 尺寸,整体配置相当便利,体积缩小之余也有着足够的扩充功能。主机板于 PCH 与 VRM 供电处,都有散热片帮助散热。
↑ 主机板外观。
↑ 主机板背面。
主机板右上角,为主要 ATX 24-pin 供电与 4 组 DDR4 插槽;最右上角还有 1 组 RGB 4-pin 扩充针脚。
↑ 主机板右上角。
CPU 採用 8-pin 供电,而 VRM 供电模组,都有着散热片帮助散热。
↑ CPU 区域。
主机板右下角,则有着 4 组 SATA 连接埠与 USB 3.0 扩充;其中一组 M.2 SATA 扩充,则位于 PCH 散热片下方。
↑ 主机板右下角。
PCIe 与 Ultra M.2 扩充,主机板第一条 PCIe 是 Gen3 x16,而第二条则是 Gen2 x4(插槽是 x16 长度)。而板子中间的 Ultra M.2,则可支援 PCIe Gen3 x16 SSD,但这插槽就不支援 SATA 了。
↑ PCIe 与 M.2。
后 I/O 则有着 2 组 USB 2.0 与 PS/2 连接埠,以及三组影像输出 D-Sub、DIV-D 与 HDMI,并还有 2 组 USB 3.1 gen2 Type A/C、4 组 USB 3.1 gen1、RJ45、3.5mm 音效输出。
↑ 主机板后 I/O。
B450M Pro4 主机板用料
主机板上的功能、I/O 基本介绍的差不多,紧接着便来细看主机板上的 CPU、RAM、VRM 与板载晶片等用料。
↑ CPU 供电使用 Intersil ISL95712 控制器。
↑ CPU 供电採 9 相设计。
↑ Realtek RTD2166 讯号转换晶片。
↑ Realtek RTL8111H 网路晶片。
↑ Realtek ALC892 音效晶片。
↑ NUVOTON NCT6779D 环控晶片。
↑ AMD B450 晶片组。
B450M Pro4 配件一览
主机板配件,则是基本的说明书、明信片、驱动光碟、I/O 背板,以及 M.2 螺丝与 SATA 连接线材等。
↑ 主机板配件。
B450M Pro4 BIOS 设定
BIOS 主选担当中,有着电脑的基本资讯,而在超频工具中可调整 CPU、记忆体的超频设定,并针对电压进行调整;进阶选单则有关于板载功能的设定与操作。
工具选单除了更新 BIOS 的 Instant Flash 工具外,还有简易的 RGB LED 控制功能;硬体监控除了可监控 CPU 温度、风扇转速外,亦有着 FAN-Tastic 调频的设定功能;而在开机选单中,除了设定启动顺序之外,在退出页面有提供 Boot Override 的选项。
↑ BIOS 主选单。
↑ 超频工具,可针对 CPU、RAM 进行超频设定。
↑ 电压设定。
↑ 进阶选单。
↑ 工具页面可更新 BIOS 调整 RGB LED。
↑ 调整 RGB LED。
↑ 硬体监控。
↑ 风扇曲线调整。
↑ 开机选单。
↑ Boot Override。
ASRock Polychrome RGB 与 A-Tuning
灯效控制方面有着 ASRock Polychrome RGB 软体,可控制主机板连接的灯条灯效,并可同步周边 RGB 产品,并提供多种灯效,如:Static、Breathing、Strobe、Cycling、Random、Music、Wave 等不同模式的灯光效果。
↑ ASRock Polychrome RGB 软体。
A-Tuning 提供简易的运作模式设定,选择效能模式可自动提升电脑性能,此外在 OC Tweaker 页面中,还可针对 CPU、电压进行超频设定,并提供 FAN-Tastic Tuning 设定,可自定风扇转速曲线。
↑ A-Tuning 电脑模式设定。
↑ OC Tweaker。
↑ FAN-Tastic Tuning。
B450M Pro4 主机板效能测试
效能测试,则以 B450M Pro4 搭配 AMD Ryzen 5 2400G 处理器,亦採用内显 Radeon RX Vega 11 输出影像,并使用附赠的 AMD 风扇进行测试;设定上採用 Auto Turbo 设定,记忆体则设定为 3200 MHz 进行测试。
↑ AMD Ryzen 5 2400G。
不过呢,这次测试系统碟透过 AMD StoreMI 技术,将 Samsung 860 EVO 256GB SATA SSD 与 WD BLUE 2TB HDD 结合,并加上 2GB 记忆体加速,所建立的系统开机磁碟。
↑ 透过 AMD StoreMI 技术建立可开机磁碟。
↑ 採用 256GB SATA SSD + 2TB HDD + 2GB RAM 加速。
↑ 建立完毕。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 Ryzen 5 2400G
主机板:ASRock B450M Pro4
记忆体:G.SKIL 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2666
内显:Radeon RX Vega 11
系统碟:AMD StoreMI Samsung 860 EVO 256GB SATA SSD + WD BLUE 2TB HDD
电源供应器:Seasonic ss-1250XM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64bit(高效能)
CPU-Z 检视 AMD Ryzen 5 2400G 完整资讯,处理器代号 Raven Ridge,为 14nm 製程的 4 核心 8 线程处理器;主机板使用 ASRock B450M Pro4、B450 晶片组;记忆体为 2 DIMM 双通道 3200MHz;接着透过,CPU-Z Bench 进行测试,Ryzen 5 2400G 单线程 424.6 分、多线程 2253.7 分。
↑ CPU-Z。
使用 CPUmark 99 测试,衡量 Ryzen 5 2400G 单核心性能评比为 584 分。
↑ CPUmark 99。
而 CINEBENCH R15 测试,单 CPU 核心获得 154 cb,多核心运算 812 cb。
↑ CINEBENCH R15。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双通道记忆体,运行在 DDR4-3200 MHz 时脉,记忆体读取 45,950 MB/s、写入 47,507 MB/s、複製 42,116 MB/s、延迟 69.3ns。
↑ AID64 记忆体测试。
电脑常使用的压缩/解压缩,WinRAR 的基準测试速度为 6,834 KB/s;而另一套 7-Zip 软体测试则有着 29486 MIPS 的表现。
↑ WinRAR。
↑ 7-Zip。
CPU 影音转档方面,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 进行测试,R5 2400G 有着每秒 28 fps 的处理能力;而 X265 FHD Benchmark 则有 13.5 fps 的表现。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储存测试,透过 StoreMI 加速,系统碟读取有着 3962 MB/s,而写入则是维持 SATA SSD 的速度 535 MB/s,至于随机 4K 读写亦有着 349 MB/s、126 MB/s 的性能。
TxBENCH 测试下,也获得相同的表现,读取透过 DRAM 加速,而写入维持着 SATA SSD 的性能。
↑ CrystalDiskMark。
↑ TxBENCH。
PCMark 10 测试,于 Extended 完整测试中获得 3,970 分。其中 Essentials 基础电脑测试中获得 8,134 分,整体电脑在程式启动、视讯会议、网页浏览等基本操作上有着相当高的成绩;而在 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中,则获得 7,089分,于试算表、文书输入等操作表现上也相当好。
但要求 CPU 多核心的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上则获得 4,299 分;而 Gaming 游戏上则获得 2,709 分。
↑ PCMark 10。
绘图效能测试,使用内显 Radeon RX Vega 11 进行测试,在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中,物理 Physics 分数有着 10148 分,总分则有着 3331 分。
↑ 3DMark。
总结
ASRock B450M Pro4 採用 M-ATX 尺寸,体积比起 ATX 在小一些,但也可满足 Ryzen 多核与 Vega 内显 APU 的玩家,提供 3 内显输出,以及双 M.2 扩充与基本的 PCIe、SATA 等连接埠,给予玩家足够的性能与扩充。
只不过,双 M.2 刚好一组支援 PCIe x4,另一组支援 SATA 介面,就没有高阶板子相互通用的设计;若是组装 Ryzen APU 的玩家,在板子选择上更要挑选 3 影像输出的板子,如此一来才可建立多萤幕使用环境,用 Vega 内显打造高 CP 值电脑。
来源: ASRock B450M Pro4 主机板开箱测试 / 二代 Ryzen 入门 M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