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ASUS ROG STRIX 系列在售价与定位方面为 ROG 系列较平价的产品线,相当适合想要满足 ROG 信仰却不打算花太多预算的玩家。这回在
ASUS ROG STRIX 系列在售价与定位方面为 ROG 系列较平价的产品线,相当适合想要满足 ROG 信仰却不打算花太多预算的玩家。这回在 AMD TRX40 HEDT 平台上的高端晶片组一样也有着 ROG STRIX 系列的板子供玩家选择。
虽然名为 ROG STRIX 系列,但整体的用料上可以说是完全不手软,光 VRM 部分就具备 16+4 枚 Infineon Powerstage 元件的重量级供电设计,提供此次 AMD Zen 2 微架构的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处理器所需要的充足电力。此外在无论是扩充插槽、I/O 等部份一样也是给得相当豪华,3 条 M.2 插槽、2.5G LAN、WiFi 6、LiveDash OLED、SupremeFX 顶级音效等等相当不错的规格,完美的兼顾各方面需求,相当适合玩家们组装的选择。
产品规格一览:
尺寸:ATX (30.5 公分 x 24.4 公分)
支援处理器类型:AMD 3rd Gen Ryzen Threadripper
处理器脚位: sTRX4
晶片组:AMD TRX40
记忆体:8 x DIMM, MAX 256GB
扩充插槽:3 x PCIe 4.0 x16 (最高支援 x16+x16+x16 的频宽组合)、1 x PCIe 4.0 x4
储存埠:8 x SATA 6Gb/s、2 x M.2 Max Type 22110 (PCIe 4.0 x4 Only)、1 x M.2 Max Type 22110 (PCIe 4.0 x4 & SATA、Vertical M key)
有线网路:Intell I211-AT 1Gbps + Realtek RTL8125CG 2.5Gbps
无线网路:Intel Wireless AX200、BT 5.0
音讯:Realtek ALC4050H + SupremeFX S1220 Audio Codec
USB 埠:1 x USB 3.2 Gen 2 (Type-C)、7 x USB 3.2 Gen 2 (Type-A)、4 x USB 3.2 Gen 1 (1 for BIOS Flashback)、1 x USB 3.2 Gen 2 Type-C 前置插座、2 x USB 3.2 Gen 1 19 Pin 前置插座、3 x USB 2.0 9 Pin 前置插座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开箱
主机板外包装方面,一样承袭着 ROG 系列的红黑色包装,正面有着主机板本体的图片,并标注产品型号、特色、晶片组等等规格。背面则是产品特色 (2.5G LAN、3 个 M.2、LiveDash OLED Panel、第二代 ARGB 插槽等) 细节。
↑ 外包装一览。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主机板外观一览,整体外观採黑色为主题的设计,拥有总共三根 M.2 插槽与 8 个 SATA 插槽,并且具备前置 USB 3.2 Gen 2 Type-C 。其中两根 M.2 插槽上方有着以多国语言撰写的 \"玩家、GAMER\" 风格的散热片,另外一根 M.2 则是位于前 Type-C 插槽的旁边以直立式设计。所有长度为 x16 的 PCI-E 插槽皆採用金属合金插槽。
↑ 主机板外观正面。
↑ 主机板外观背面。
VRM 散热片的部分直接涵盖最上方一横条,实际拆卸后握感的确相当的重,内部还有内建两个风扇加强主动散热,同时在背面也有散热片与导热胶加强整体的散热。另外此处也可看到 I/O 上盖有着 LiveDash OLED 与镜面的 ROG 标誌。
↑ CPU VRM 散热片特写。
FCH 散热片同样与具备主动风扇的设计,两条 M.2 插槽上覆盖有一块散热片,并且背面已预贴有导热胶条。
↑ FCH 散热片特写,上方一样充满着 ROG 的电竞元素。
↑ M.2 散热片,右侧有以不同的语言写着 \"玩家\" 的字样。
储存方面拥有三个 M.2 与八个 SATA,仅直立的 M.2 能够同时兼容 PCI-E 与 SATA 通道,两条横放的 M.2 皆仅支持 PCI-E ,并且皆走 CPU 内部的 PCI-E 通道,因此建议如果要安装 M.2 SSD,优先装在这两条理论上会有相对更好的表现。此外,八个 SATA 皆採用垂直 90 度设计,避免与显卡干涉。
↑ M.2 插槽特写,另外散热片背后已预先贴有 Laird 高导热係数导热胶,直立的部分可以搭配垂直 M.2 支架使用。
↑ 八个 SATA 插槽特写一览。
RGB Header 的部分共有 4 个,在主机板 ATX 24 Pin 上方与底部分别各有 +12V RGB 与 3-Pin ARGB 插槽。
↑ RGB Header 位置一览。
后 I/O 一览。天线为 Intel AX200 提供,USB 有 4 个 Type-A 的 USB 2.0、7 个 Type-A 的 USB 3.2 Gen 2、一个 Type-C USB 3.2 Gen 2、2.5G 与 1G 网路孔、ASUS BIOS FlashBack 按钮、音效则是最高可支援 8 声道输出。
↑ 主机板后方 I/O。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配件一览
配件部分可以说是十分的丰富,承袭着 ROG 一贯的血统给好给满,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说明书与 SATA 线这些基本的东西。
↑ 配件部分包含说明书、保固卡、4 条 SATA 线、2 组 M.2 螺丝与螺丝柱、直立 M.2 固定支架、驱动光碟、VDG 插座的 ARGB 转接线、束带、天线、+12V RGB 延长线、温度点测温线、Q-Connector、ROG 信仰贴纸。
↑ 随附天线特写。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用料解析
前面已讲解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大致上的规格、外观等设计与特色,接着我们将散热片移除,以进一步分析主机板上的用料与电路等细节。
↑ 散热片移除后,主机板正反面一览。
↑ 拆卸的散热片。
↑ FCH 主动风扇採用台达的 KSB0405HB,拥有长达 60,000 hr 的 MTBF。
CPU VRM 供电一览,供电为 8+2 相供电。不同于以往在 X570 平台上常见 VCore + SoC 使用同一颗 PWM 的方案。VCore PWM 主控採 ASP14051,本体最高可以支援 8 相供电。SoC 则是採用 ISL69243,本体最高可以支援 3 相供电。
在 VCore 方面採用 8 相供电的设计,由 ISL69247 输出 8 相 PWM 讯号,并藉由 16 枚内部整合 Driver 与上下桥的 Infineon IR TDA21462 MOSFET (注 : IR 已被 Infineon 收购),两两以 Team 架构组成 1 相,达成总共 8 相 VCore 供电。
而 SoC 供电则是採用 4 相供电,4 相 PWM 讯号由 ASP1405I 输出。MOSFET 一样採用整合 Driver 与上下桥的 IR TDA21462,达成总共 4 相 SoC 供电。
在电容方面,前段高压输入滤波採用钰邦 MIL 5Khr 寿命的固态电容,后端输出滤波电容在 VCore 部分採用 SP-CAP 以贴片形式设计于背面,SoC 部分则是採用 POSCAP 钽聚合物电容器。
↑ 8 相 VCore 具体 CPU 供电布局一览。
↑ 4 相 SoC 具体 CPU 供电布局一览。
记忆体 VRM 供电方面,左右各 4 条 DIMM 分别皆为 2 相供电,PWM 与 Driver 的部分採用 ASP1103,MOSFET 则是每相上下桥各一枚 G4 GUC (具体细节未知,推测应为尼克森生产的),,电容一样採用 MIL 5Khr 固态电容。
↑ 记忆体 VRM 一览。
CPU EPS 的位置设计于整张主机板上方的左右两侧,两个 EPS 插座皆採用ProCool II 金属框与实芯接脚插座,提供最佳的电力传输效应。
↑ CPU EPS 插座特写,分别位于 CPU 左上角与 ATX 20+4 Pin 上方,如果 PSU 只有一个 EPS,那么只要优先插于 EPS+12V1 即可运作。
有线网路分别搭载一枚 2.5 Gbps 与 1 Gbps 的网卡,2.5 Gbps 採用 Realtek RTL8125, 1Gbps 则是 Intel WGI211AT。
↑ Realtek RTL8125 2.5Gbps LAN。
↑Intel WGI211AT 1Gbps Lan。
↑ WiFi + BT 部分採用 Intel Wi-Fi 6 AX200 2x2 802.11ax,以 M.2 E-Key 介面与主机板连接。
↑ 环控晶片採用 Nuvoton NCT6798D-R 。
音效方面,採用 Realtek ALC4050H USB I2S 桥接晶片与 SupremeFX S1220 音效晶片,搭配日系 NICHICON 系列音效专用电容,另外一并设计有德州仪器 RC4580 放大器,提供相当优质的音效飨宴。
↑ 音效相关晶片与元件特写。
↑ NICHICON 音效电容。
↑ 在 RGB LED 方面採用自家的 AURA 52UA0 与 STM32F 072CBU6 32-bit ARM MCU 进行控制。
前后方 USB 3.2 Gen2 採用 Diodes PI3EQX1004B 做为 ReDriver IC,另外也一併採用 ASMedia ASM1543 作为 USB Type-C 侦测控制晶片。
↑ 用于 USB 3.2 Gen2 ReDriver IC 为 Diodes PI3EQX1004B ReDriver IC,本主机板总共 5 枚,每枚可支援 2-Port 的 USB 3.2 Gen2 插槽,另外一旁可见到 ASMedia ASM1543。
↑ 用于 USB 2.0 的 USB MTT GL852G HUB,以提供并拆分出更多个 USB 2.0 数量。
↑ BIOS SPI Flash 採用 Winbond 25Q128FWSQ,单颗容量为 16 MB,考虑到 TRX40 平台的 CPU 数量较一般 AM4 的少,不必放入太多微码的情况下,16 MB 的容量的确是足够的。另外一旁也具有免 CPU 直接更新 BIOS 用的 ASUS BIOS FlashBack IC。
↑ AMD TRX40 晶片组特写,封装尺寸方面与 X570 晶片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为了确保 PCI-E 4.0 的讯号品质,使用正反面总共 8 枚 Pericom PI3EQX16000ZHE 作为 ReDriver IC。
↑ 正反面共 8 枚 Pericom PI3EQX16000ZHE 特写。
IDT ICS 9VRS4883BKLF 时脉生成器,可以使得 CPU BCLK 频率不被 PCI-E 汇流排频率所牵制,提供平台更好的超频性。
↑ IDT ICS 9VRS4883BKLF CLK Gen 特写。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BIOS 介绍
BIOS 一样延续着自家主机板布局的设计风格,并且在此次 TRX40 的主机板可针对每个 CCX 单元做出超频。
↑ BIOS 主选单。
↑ AI Tweaker 超频、电压等参数设定皆位于此页籤。
↑ 可针对单独的 CCX 单元进行超频。
↑ AMD PBO 超频设定页面。
↑ 超频电压设定。
↑ 进阶设定选单,可以针对板载上的装置与功能进行调整。
↑ 手游模拟器玩家需要开启的 SVM Mode 预设为开启。
↑ 内建装置设定。
↑ PCI-E 模式切换。
Monitor 页面不仅仅单纯提供玩家监控各式电压、温度、风扇转速以外,还能够针对 VRM Heatsink 与 FCH 的主动风扇做出相关控制。
↑ Monitor 页面。
↑ 相关主动散热风扇设定。
↑ 开机选单。
工具页面中,除了可以直接更新 BIOS 的 EZFlash 以外,还有 Flexkey 的设定,可将主机板上的 Reset 针脚与机壳上的按钮更改其设定,除了预设的 Reset 以外,尚可设定如 AURA On/Off、DirectKey 这两项功能,DirectKey 为按下后直接启动进入 BIOS。
而 ASUS Armoury Crate 选项则是会自动在进入没有安装的系统时询问是否要下载安装,若不希望安装该软体的用户,可在 BIOS 当中找到关闭的选项。
↑ 工具选单。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软体介绍
这回 ASUS 将绝大多数的功能都整合在 Armoury Crate 中,包含可以调整上方 LiveDash OLED 显示的资讯、AURA Sync、驱动更新等等。
↑ OLED 显示器设定,可监控温度、电压、时脉等基本资讯,也可设定动画或图片。
↑ AURA Sync。
↑ Armoury Crate 驱动更新。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外观灯效一览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在 VRM 与 FCH 的散热片部分有着 RGB 的灯光效果,透过上方点状的粒子通透出 RGB 灯效,十分的具有科技感。此外 LiveDash OLED 除了能够在开机时显示除错跑码资讯以外,还能够让玩家自订其显示的图案。
↑ 灯效一览。
↑ LiveDash OLED 开机时会显示除错卡跑码的数字,并且也会指出目前正在自检哪一个装置。
↑ 进入系统时,预设为显示 CPU 温度,可藉由 Armoury Crate 更改。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性能测试
效能测试方面,处理器使用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并採用 Auto 设定,记忆体方面使用 KLEVV CRAS X RGB DDR4 3466 8GB 共四条,并且手动超频至 DDR4-3600 CL18,散热器则使用 ENERMAX LIQTECH TR4 240,显卡方面使用 NVIDIA RTX2080Ti。测试项目将分别测试处理器、记忆体与整台电脑的性能。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CPU 水冷散热器:ENERMAX LIQTECH TR4 240
主机板:ASRock TRX40 Creator
记忆体:KLEVV CRAS X RGB DDR4 3466 8GB x4 3200
显示卡:GeForce RTX2080 Ti OC White
系统碟:Corsair Force Series Gen.4 PCIe MP600 1TB NVMe M.2 SSD
电源供应器:Antec HCP-850 PLATINUM
显示器:ASUS ProArt PA248 (解析度设定为 1920x1080)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1903 64bit
CPU-Z 一览,可一览平台资讯,处理器为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代号 Starship,採用 7nm 製程,有着 32 核心 64 执行绪;主机板使用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记忆体为 4 通道 8GBx4 DDR4 3600MHz;显示卡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另外也有内建 CPU Benchmark。
↑ CPU-Z Benchmark,单核 531.5 分,多核 21522.1 分。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一览,记忆体使用 KLEVV CRAS X RGB DDR4 3466 8GB 记忆体四条,并且手动超频至 DDR4-3600 CL18。
↑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记忆体读取 93531 MB/s、写入 97595 MB/s、複製 97427 MB/s、延迟 79.4 ns 的表现。
CPUmark99 测试,主要测试处理器单执行续的运算能力,分数为 796 分。
↑ CPUmark99 单核效能。
CINEBENCH R15 与 R20 是基于以 CPU 进行图像渲染,衡量 CPU 效能的测试项目,3970X 在 R15 版本测试可达到 7330 cb 的成绩,而提升渲染複杂度的 R20 版本更有着 16997 pts 的成绩;单核性能则分别为 210 cb、517 pts。
↑ CINEBENCH R15 与 R20 测试。
7-ZIP、WinRAR 以多核心进行压缩与解压缩性能测试,性能分别为 252206 MIPS 与 23428 KB/S。
↑ 7-ZIP 效能测试。
↑ WinRAR 效能测试。
Corona Benchmark、V-Ray Benchmark 两者主要是透过 CPU 运算光线追蹤的渲染图像,并以完成时间、单位时间渲染量为评比指标。
↑ Corona Benchmark,总花费时间为 29 秒。
↑ V-Ray Benchmark,性能为45559 ksamples。
影音转档方面分别採用 X264 与 X265 FHD Benchmark,3970X 于 X264 项目中有着 74.22 fps 的表现,而 X265 则有着 135.60 fps 的表现。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PCMark 10 Extended 主要以衡量整机整体的性能作为综合评估标準的测试,针对 Essentials 基本电脑使用情境,如 App 启动速度、视讯会议、网页浏览性能进行评分,而 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则以 LibreOffice 进行文书工作为测试项目,至于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上,则是以相片 / 影片编辑和渲染进行测试,Gaming 方面就是以 3DMark 的内容进行。
3970X 搭配 NVIDIA RTX 2080 Ti 获得了总分 9656 分,电脑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着 10126 分,生产力则有 9186 分,在更需要 CPU 运算的数位内容创造项目获得 11780 分,游戏方面则是获得了 21440 分。
↑ PCMark 10 Extended 详细分数一览。
游戏效能方面以 3DMark 进行,搭配 NVIDIA RTX 2080 Ti 显示卡进行测试,在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中,物理 Physics 分数有着 24975 分;针对 DirectX 12 所设计的 Time Spy 测试,CPU 获得了 12117 分的成绩。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心得结论
华硕这回带来同属 ROG STRIX 家族的 TRX40-E GAMING,整体的用料可以说是给好给满,无论是在后 I/O 还是 VRM 的部分都可以说是给的数量相当足够,完全可说是不辜负 ROG 的信仰。
以后 I/O 为例,高达 8 个 USB 3.2 Gen 2 的数量领先对手,VRM 更是直接在最上方一整排给了 16 枚 Infineon TDA21462 Powerstage,并搭载主动式双风扇的散热片,应付当前最高规的 32 核心 3970X 可以说是完全不成问题。
不管您是 ROG 信仰的爱好者,或是想要组装一套这回由 AMD 带来的 TRX40 的顶规 HEDT 平台,在主机板的选择方面,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棒的选择。
来源: ASUS ROG STRIX TRX40-E GAMING / 16+4 Infineon Powerstage 供电给好给满的 ROG 优质血统